2010年4月13日 星期二

廣義貨幣狹義貨幣 M1, M2


M2與M1的差額,即單位的定期存款和個人的儲蓄存款之和,通常稱為準貨幣。
M1反映著經濟中的現實購買力;M2不僅反映現實的購買力,還反映潛在的購買力。若M1增速較快,則消費和終端市場活躍;若M2增速較快,則投資和中間市場活躍。中央銀行和各商業銀行可以據此判定貨幣政策。M2過高而M1過低,表明投資過熱、需求不旺,有危機風險;M1過高M2過低,表明需求強勁、投資不足,有漲價風險。
M1增加表示貨幣市場流通性增強,M2中包括了M1,因此,再排除M1變化因素后,M2的增減代表了儲蓄的增加,貨幣流通性降低。
M1反映居民和企業資金鬆緊變化,是經濟周期波動的先行指標,流動性較強;M2流動性偏弱,但反映的是社會總需求的變化和未來通貨膨脹的壓力狀況,通常所說的貨幣供應量,主要指M2。

簡單驚人的“M1定買賣”投資法

為了幫助普通投資者更好地理解本文的內容,先對M0,M1和M2進行一下解釋:

M0=流通中現金(即在銀行體系以外流通的現金)

M1=M0+非金融性公司的活期存款

M2=M1+非金融性公司的定期存款+儲蓄存款+其他存款。 


中國的M0、M1、M2可以在中國人民銀行網站找到:
http://www.pbc.gov.cn/diaochatongji/tongjishuju/index2.asp?year=2010

驚人的94倍累計收益

近日,一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券商研究員的研究顯示,在1996年至2009年7月這段時間內,如果以M1增速作為深圳成指的買賣標準,即“M1定買賣”,投資收益是非常驚人的。按照這個極其簡單的投資模型,將近13年多投資深圳成指的累計收益大約為94倍。

這到底是怎麼樣的一個簡單又驚人的模型呢?該模型設計,當M1 增速接近於10%的時候買入,當超過20%的時候賣出,投資標的是深圳成指。



根據以上兩張圖表可以看到,除了在2002年1月至2003年3月收益率較小以外,其他四個時間段內都收益頗豐。

“M1定買賣”恐怕並非萬能

該研究員認為, M1同M2相比,對物價更為敏感,根據以往的經驗,當M1增速低於10%時,中國的通縮壓力就極為明顯,而當M1增速超過20%時,通脹的壓力就開始顯現,因此M1增速往往成為決定貨幣政策的重要指標之一

按照這個邏輯,目前中國的M1增速已經連續5個月超過20%,10月份更是超過30%,因此面對潛在的通脹壓力,中國央行將有可能很快對貨幣增速進行調控,目前中國股市的風險已經很大了。

O,一種在某個階段有效的投資方式也會因為投資環境和條件的改變而有不同效果的,當前的經濟和股市環境和過去十年來相比有著顯著的差別。因此“M1定買賣”在當前這個特殊環境下能否繼續有效值得商榷。

2008年的金融危機是全球性的,在危機時期各國政府向市場注入資金的規模遠遠超出了歷史平均水平。在經濟回暖時期,大量流動性開始活躍起來。以中國為例,M1增速在過去10年間沒有明顯超越過20%,但今年從6月份開始,M1增速已經連續5個月超過20%,10月份達到了32.03%。如果按照以往的經驗,如此高的M1增速可能早已導致中國央行出台明顯的緊縮措施,但到目前為止,央行回收流動性的力度只能說是溫和的。

中國央行之所以沒有明顯緊縮流動性,主要還是由於目前經濟回暖的趨勢還未完全穩固,過早緊縮流動性可能會扼殺剛剛復蘇的經濟。在經濟回暖的關鍵時刻,中國政府和央行可能保持以謹慎和靈活的方針來調整政策,因此央行判斷通脹的依據仍可能以CPI這種同步指標為主,而中國10月份CPI同比增速仍然是負值。另外,危機時期中國政府實施的各項強有力的政策所產生的慣性可能使得政策逆向調控難度加大。

總的來看,“M1定買賣”可能更適合在經濟大致平穩階段應用,而特殊時期的效果是有待驗証的,這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政府政策調控的決心和手段。

(本文作者傅峙峰是《華爾街日報》中文網專欄撰稿人。文中所述僅代表他的個人觀點。您可以寫信至Horatio.fu#dowjones.com與作者聯系。)